1. 首页
  2. 证书样本

让大学生的身边事成为育人的着力点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年轻的大学生们也与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整个疫情防控更是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众志成城的力量。青年大学生正处人生“拔节孕穗期”,如何进一步帮助青年大学生读懂中国的战 “疫”实录?如何引导他们用心感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中国精神?如何教会他们理性辨析纷繁复杂的外界噪音?高校思政课具有唱响和传递这种声音的能力和场域。
      
       如果说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与疫情的正面交锋,那么上好高校战疫思政课则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后方补给。把战“疫”和思政课有机融合,是特殊时期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关键所在。
      
       高校思政课要善于把有意义的战“疫”纪事转化为有意思的教学理论。用战“疫”的丰富素材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大学生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战“疫”中所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使大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入叙事教学方法,以时间轴复盘战“疫”的方式,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以及“人无异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校思政课要善于把有温度的战“疫”人物转化为有深度的家国情怀。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将其贯穿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让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更要善于把有担当的战“疫”攻坚转化为有使命的实践成长。在我们的课堂上,以“95后”抗疫先进个人和集体为主线,讲述在大学生眼里各行各业的“95后”大哥哥大姐姐在抗疫工作中的感动人心事迹,拉近大学生与抗击疫情的“年龄距离”,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是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让原本“高大上”的“文字”理论变得丰满温暖。
      
       上好战“疫”思政课,把鲜活的素材转变为深刻的教材,关键要看思政课教师的“掌勺烹调”水平。这对于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疫情发生后,一些不客观、不真实的信息在网络扩散蔓延。思政课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保持清醒,并且依托在线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讨论,增强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负面谣言的判断力和“免疫力”。同时,切实推动战“疫”思政课的内涵发展。思政课教师要夯实自身理论功底,充分挖掘战疫素材中的育人元素,在提升亲和力、感染力的同时,把知识传授、情怀沉淀、价值塑造、品德养成、法治理念与战“疫”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分学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有理有据、有情有趣地传递正能量。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从疫情防控信息发布的时效、应急响应防控举措的力度,及其抗击疫情的难度和挑战入手,引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效率和历史视野和世界视角展现出的中国担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相关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一批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
      
       思政教育还需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突发的疫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需要引起思政课教师的重视。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通过为他们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积极探索心理服务的多种实践路径,针对重点群体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彰显青年人的时代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华东教育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adongedu.com/886/

联系我们

1312222826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92173312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